题雱祠堂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斯文实有寄,天岂偶天才。
一日凤鸟去,千秋梁木摧。
烟留衰草恨,风造暮林哀。
岂谓登临处,飘然独往来。

猜您喜欢

  • 1.《南涧中题唐朝·柳宗元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索寞竟何事,徘...
  • 2.《洛社八景·其六·花渡渔歌(咏花渡河)明朝·王永积放舟芦花滩,月明不能宿。自理沧浪歌,惊起双飞鷇。
  • 3.《楼桑地故宅近庙元朝·刘绍落景被层阿,崇朝怅行迈。停骖得遗庙,瞻仰时再拜。中堂神物凭,古壁虫藓坏。龙衮尚依然,英风缅如在。因思炎祚微,四海叹横溃。斯地产斯人,含弘际光大。凄其志兴复,飞羽...
  • 4.《灯下闲书明朝·江源羁客峦州空有梦,病妻燕市亦无书。试将急景从头数,旅邸风霜五月馀。
  • 5.《山哀十首·其十明朝·李江阆苑花飞可怆神,仙家谁为不长春。碧桃带雨愁如故,玉树含烟怅自新。三万六千虽有算,百年双老几何人。那堪夙愿都无是,阆苑花飞可怆神。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