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野花吹尽竹娟娟,尚有黄鹂最可怜。
娅姹不知缘底事,背人飞过北山前。

猜您喜欢

  • 1.《菩萨蛮·湿云不动溪桥冷宋朝·朱淑真湿云不渡溪桥冷,娥寒初破东风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
  • 2.《李家娘清朝·吴嘉纪 城中山白死人骨,城外水赤死人血。杀人一百四十万,新城旧城内有几人活?妻方对镜,夫已堕首;腥刀入鞘,红颜随走。西家女,东家...
  • 3.《符凤妻明朝·王佐(汝学)恶类灭天,善人全天。灭天自灭,全天自全。自灭何如,蜉蝣斯须。朝生夕死,鸡糇鸟餔。粪秽庭阶,日费扫除。自全何如,珠玉其躯。可卷可怀,孰忍毁诸。烈妇贞行,良玉美珠。...
  • 4.《幸喜大同(逆帅姜镶授首。)明朝·白胤谦幸喜云中捷,元凶已受诛。神功收不战,仁泽到无辜。草窃终难久,余氛会一苏。有家见天日,歌舞遍山隅。
  • 5.《宫词次邵汝学韵八首·其六明朝·江源十载端居禁蓹深,玉颜虚掷此光阴。君前未献鸡鸣什,负妾平生犬马心。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