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也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赐也能言未识真,误将心许汉阴人。
桔槔俯仰妨何事,抱瓮区区老此身。

猜您喜欢

  • 1.《舂歌汉朝·戚夫人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 2.《至正丁酉冬督役城虎丘连月馀赋诗八首录呈居中禅师(录一首)元朝·周南老白发趋公役,驱驰上虎丘。空惟追旧赏,无复纪清游。红叶自秋色,青山惨暮愁。凭轩凝伫久,谁与话绸缪。
  • 3.《连日大雪宋朝·李彭春风吹雪塞寒门,饥乌暮啼寒雀喧。此中要是难测地,材堪令仆无复裈。引帆上樯中系轭,烧车与船复延客。平生四十二年非,顿悟前尘头半白。愿随溪支水云乡,蓑衣负雪时鸣榔。...
  • 4.《怨歌行明朝·石宝黄牛将犊鸡将雏,辛苦不异汝与吾。一朝雏犊背母死,洒泪空成草头水。梁间紫燕轻复斜,谁歌乌衣野草花。纺砖尚有未完线,绣帖犹藏旧镂纱。吁嗟吾儿不还家,城南愁杀双慈鸦。
  • 5.《吸和轩四首·其一明朝·何吾驺夜卧吸和轩,风寒吹夜起。四顾天无人,皎皎者谁子。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