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庵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稻畦藏水绿秧齐,松鬣初乾尚有泥。
纵蹇寻冈归独卧,东庵残梦午时鸡。

猜您喜欢

  • 1.《东墅归鸦元朝·王峪别墅荒凉落木秋,寒鸦投暝客归舟。斜阳流水孤村路,不是离人不解愁。
  • 2.《翠屏山元朝·何士弘俗山如俗人,过眼不相揖。据鞍无好诗,羁思泊胸臆。行行见翠屏,景意两相适。烟萝幕青黛,山厓铲苍壁。云霞油然生,杉桧森以立。鸣禽递清响,飞泉散珠急。我疑有幽人,相傍...
  • 3.《挽梁檀圃母凌太夫人联清朝·方浚师子为京兆不疑,爱日陈情,方欣福备林壬,八秩萱帏绵后叶;我愧南州徐孺,临风遥奠,刚值节过端午,一樽艾酒当生刍。
  • 4.《送虞元叟大熙出守当涂宋朝·刘挚使旗猎猎橹呀呀,斋舫飘如上汉槎。待得江南鲈作鲙,暂从辽海鹤归家。清谈挥麈临千里,隐几看山过两衙。零落谪仙遗迹在,为寻荒冢吊云霞。
  • 5.《水仙花明朝·何吾驺天与文心漾碧鲜,如兰逾觉素情偏。静疑洛浦波间出,逸在耶溪舞态前。蝶欲比轻嫌传粉,竹将为友耐生烟。春风几处王孙草,自怅尘容不似仙。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