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解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藉交唯有不赀恩,汉法归成弃市论。
平日五陵多任侠,可能推刃报王孙。

猜您喜欢

  • 1.《移居 其二晋朝·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 2.《感事呈毛主席近现代·柳亚子 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驩。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
  • 3.《诚上人试手游方二首·其一宋朝·释德洪随处千岩万壑,一钵云行鸟飞。岁月却还惊浪,蒙头破衲同归。
  • 4.《湘南杂兴明朝·何乔远桂林秋色满清湘,天畔登台百粤长。南入交州多薏苡,东来海国有扶桑。云浮衡岳窥三楚,风驭罗浮限五羊。鸿雁稻粱无信息,不知何地望江乡。
  • 5.《贺戴伯元初度明朝·吴琏今古瀛洲上,蟠桃几度花。喜闻新结实,荣献到君家。云液酣王母,天歌散紫霞。甘香梨似蜜,肥软枣如瓜。玉斝篯翁酒,金瓯陆羽茶。催花鼓急急,迎喜鹊喳喳。乐奏清音曲,门喧...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