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令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长溪流水碧潺潺,古木苍藤暗两山。
把臂道人今在否,长官白首尚人间。

猜您喜欢

  • 1.《步入宋朝·彭汝砺步入浮游淡泊中,红尘无计到心胸。微之散落诗千首,白也飘零酒百钟。天地寂寥窥夜月,风霜悲惨看春松。清晨试引青铜照,一点朱丹入病容。
  • 2.《嫁女后之萧皋明朝·李生寅沧洲宛转复潺湲,秋水之亭白石关。落日倒看江口塔,回云遥属海门山。不知何物风尘外,亦有吾生天地间。过尽渔樵深此径,绿杨青桂向人閒。
  • 3.《尾声明朝·李景云 崔时佩旦:离愁万种千言语。贴:姐姐待姐夫回来时节。可备细对他说。旦:准备归来诉与。只恐相逢无一句。
  • 4.《初至阿墩子三首·其三清朝·牛焘澜沧西渡接巴塘,贾客牛羊满谷量。草木百年犹有臭,河山千里半垂荒。秋晴塞外盘雕鹗,夜静村墟警虎狼。倘许文翁留蜀久,腥膻何必不芸香。
  • 5.《凤翔府清朝·王士祯城边汧渭两交流,陇蜀中分第一州。西雍横当斜谷路,南山高接杜陵秋。雌鸣尚忆秦人霸,星陨难销汉相愁。形势依然身万里,扶风歌罢拂吴钩。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