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伯懿归吉州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我来以丧归,君至因谪徙。
苍黄忧患中,邂逅遇於此。
去年服初除,听赦相助喜。
看君数归月,但屈两三指。
茫然冬更秋,一笑非愿始。
篮舆杨柳下,明月芙蕖水。
僮饥屡闚门,客罢方隐几。
是非评众诗,成败断前史。
时时对奕石,漫浪争生死。
送迎皆幅巾,设食但陈米。
亦曾戏篇章,挥翰疾蒿矢。
君豪才有余,我老惫先止。
东城景阳陌,南望长干紫。
欲斸三亩蔬,於焉寄残齿。
经过计後日,唱和犹在耳。
新恩忽舍我,欣怅生彼己。
江湖北风帆,捩柂即千里。
相逢知何时,莫惜缣与纸。

猜您喜欢

  • 1.《呈潘延之丈宋朝·洪刍黑头异日挂冠归,亲植杉松见百围。闲过一生从古少,兼全五福似公稀。手抄万卷笔犹健,身倚孤筇行若飞。寄语轻鸥莫惊顾,南州高士已忘机。
  • 2.《宋朝·杨信祖共约城南方,坐中分题,人以姓为韵,而杨有句云云。后数日录此唱和于前,忽有一同人读云共钓城南方,盖钓字以约字草不相辨而读者误之,时敏大以为恶。不三日,其父省中归,...
  • 3.《白云芳草元朝·严士贞莲花池上忆同游,客去亭空几度秋。绿水青山情黯黯,白云芳草思悠悠。吟馀转觉春光媚,笑罢那知岁月留。独倚栏杆无一语,聊凭诗句写新愁。
  • 4.《怀徐灌园明朝·何进修破镜飞飞且未还,芙蓉江上杳难攀。赋成珠海楼头月,梦入瑶溪榻里山。万事只今蕉鹿后,此身聊且马牛间。何当大醉荆高市,击筑相呼一解颜。
  • 5.《萱花明朝·李孙宸浥露原同蔓草披,修茎应不混凡枝。今人但爱朱华艳,说甚忘忧总未知。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