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维摩经有感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身如泡沫亦如风,刀割香涂共一空。
宴坐世间观此理,维摩虽病有神通。

猜您喜欢

  •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朝·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2.《孙莘老求墨妙亭诗宋朝·苏轼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徐家父子亦秀绝,字外出力中藏棱。峄山传刻典刑在,千载笔法留阳冰。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
  • 3.《渔父词二首·其一宋朝·赵孟頫渺渺烟波一叶舟,西风落木五湖秋。盟鸥鹭,傲王侯,管甚鲈鱼不上钩。
  • 4.《和姚提举赏海棠宋朝·吕陶晓雾笼花暖渐收,万枝难尽数花头。胭脂半为伤春淡,锦带翻因拂地羞。围饮旧风传乐国,纵吟清味属诗流。西园韶景真无价,红满池台月满楼。
  • 5.《挽仰昕侄媳王夫人联清朝·方浚师在粤勤定省,寓湘敦节俭,赴甘陇历辛劳,宗族称贤,更难忘六载京华,绕膝最为吾母爱;事亲尽孝诚,相夫著敬庄,教儿孙兼顾复,死生顿隔,且撰就一篇家传,伤心怕遣阿翁知。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