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昆弟访别长芦玉淮阴追寄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怒水凭风雪垄高,乱流追我只鱼舠。
忽看淮月临寒食,想映江春听伯劳。
道义当成麟一角,文章已秃兔千毫。
後生可畏吾知子,南北何时见两髦。

猜您喜欢

  • 1.《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宋朝·韩元吉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 2.《求因果·其五·修善十一首唐朝·敦煌曲子一失人身万不复,堕在三途狱。万般千种受灾殃。痛苦彻心肠。在生不觉分毫善,恶事专心羡。死后轮回受苦忙。自作自身当。
  • 3.《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其七·南牌山明朝·王渐逵尽日耽吟对碧溪,酒迷今又被诗迷。歌从黄绮远堪续,格到刘曹已渐低。寻向花源蜂蝶引,坐忘云雨鹁鸠提。曲肱小阁聊归去,岩畔从教湿径泥。
  • 4.《题桃源图明朝·朱积门外千岩飞雪,洞中万树流霞。山田处处雨足,桑柘依依日斜。绿杨渡头艇子,白云影里人家。春风欲迷去路,惆怅溪边落花。
  • 5.《登太和山次韵明朝·李宗木七十二峰宿雨晴,诸宫罗列蕊珠明。乾坤新幻蓬壶影,霄汉时传钟鼓声。漱石泉从云里听,振衣身在斗边行。奇游到此翻成愧,何用浮名绊此生。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