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故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世故纷纷漫白头,欲寻归路更迟留。
锺山北绕无穷水,散发何时一钓舟。

猜您喜欢

  • 1.《奉和经略使李公景仪古诗一首并呈参政石末公元朝·陈镒栝苍实小郡,居民守寒悭。食鲜乃钓水,茹美聊采山。迩来遭丧乱,奔走不暂闲。萧条桑柘村,门巷生榛菅。仰瞻使星临,宛若天开颜。仁风播清穆,英气摧雄奸。勤劳奉王事,辙迹...
  • 2.《人惠方竹杖宋朝·张守多病扶筇老自便,得君方竹更轻坚。平生正以方为累,拟付山僧任削圆。
  • 3.《出都二首·其一明朝·何吾驺岫云舒卷半无因,八载丹衷未易陈。岂有薄言逢彼怒,敢云微罪负皇纶。恋家去妇终何补,脱叶悲风枉自嗔。从此谁为鸣仗马,一哉宫府赞洪钧。
  • 4.《和叶明府喜雨诗明朝·李之世残伏方流火,先秋已蛰雷。将无祲忒序,其奈魃为灾。茂宰咨民隐,端居念讵灰。斋心陈嘏祝,望祷遍峨嵬。一雨倏而降,群峰黯未开。空濛屯晓阁,萧飒转疏槐。会以祈霖集,诗应...
  • 5.《五华谒武候祠清朝·牛焘回环金碧气萧森,古柏祠堂贮夕阴。北伐不遗恢汉力,南征先见渡泸心。风清故垒蔓菁绿,雨过秋江瘴雾沉。此日星回犹有节,英灵何处暮云深!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