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宋中道倅洺州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漳水不灌邺,不知几何时。
後世有史起,乃能为可为。
余尝怜洺民,舄卤半不治。
颇觉漳可引,但为谈者嗤。
高议不同俗,功成人始思。
夫子到官日,勿忘吾此诗。

猜您喜欢

  • 1.《答情人明朝·季贞一 寄买红绫束,何须问短长。妾身君抱里,尺寸自思量。
  • 2.《次韵和晁秘校招饮宋朝·毕仲游侯门公子桃花色,岐路书生情反侧。羡君脱洒心坦平,交友如林真少得。怀中有疏未肯上,乡里小儿空太息。黄粱甑冷且沽酒,为客典衣无顾惜。淳于道旧釂五斗,倒载不辞门户隔。...
  • 3.《澄怀庵宋朝·张守忆昨避寇乱,与君连一墙。别来几寒暑,杳如参与商。君与丧乱际,徜徉水云乡。十年林下梦,不到声利场。结庵劣容膝,不为大盗藏。此怀那须澄,已作冰雪凉。花竹供四时,饮水...
  • 4.《神仗儿元朝·贾仲名荔枝浆乳酪蜜团。甘蔗汁酥油糖拌。蔷薇露秋菊春兰。紫苏盐姜醋荐款。碧芥芽葱针寸段。云:梅香。你看这生在书院相见之时。许多道学身分。今都到那
  • 5.《赋翠微元朝·顾盟倚山为宅似城闉,耕凿悬知可疗贫。政想绿阴当瓮牖,但愁翠雨湿纶巾。投林鼠雀终无角,出谷峰峦半似人。浊世无忧惟隐者,愿分藜藿老天民。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