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郎中知江阴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持归霄汉青绫被,去看吴都白马潮。
叠鼓渡江寒浪伏,鸣铙入境野云飘。
鱼穿杨柳夸鲸脍,人采芙蓉学细腰。
家有三槐为太守,弟兄谁似李文饶。

猜您喜欢

  • 1.《小重山·酒冷灯青夜不眠元朝·元好问酒冷灯青夜不眠。寸肠千万缕,两相牵。鸳鸯秋雨半池莲。分飞苦,红泪晓风前。天远雁翩翩。雁来人北去,远如天。安排心事待明年。无情月,看待几时圆!
  • 2.《欲至松学连日阻雨再用韵奉简诸友元朝·陈镒欲访蟾峰虽咫尺,潇潇风雨隔平原。故人只在松边馆,倦客空吟竹外村。两处离怀溪水阔,一襟幽思岭云昏。旧栽青杏今何似,想见阴浓覆酒尊。
  • 3.《无题宋朝·许景衡功名等戏剧,俗眼自惊诧。诗酒有真味,多应知者寡。尝闻欧阳子,风月本无价。今我贫到骨,悬磬比居舍。就使一钱直,在我已不暇。故知造化意,特用相慰藉。
  • 4.《同姚有仆何羲兆孟长民游栖真洞明朝·朱朝瑛白日然犀火,青泥滴乳泉。暗须几两屐,寒想五铢绵。仙鼠翩翩掠,瓜牛曲曲旋。不知危石底,忽露一条天。
  • 5.《水东早发留别李五馥明朝·何转书把别当春半,还期应麦秋。卜居无片土,前路一孤舟。百口家何在,千金价莫酬。苦看江月白,斗酒与谁谋。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