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仕邵少卿挽辞二首·谢朓城中守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谢朓城中守,梁鸿墓下归。
素车驰吉路,丹旐卷寒辉。
抚几虚容在,瞻图实貌非。
无因置一酹,空此叹长违。

猜您喜欢

  • 1.《浣溪沙·容易浓香近画屏清朝·纳兰容若容易浓香近画屏,繁枝影著半窗横。风波狭路倍怜卿。 未接语言犹怅望,才通商略已懵腾。只嫌今夜月偏明。
  • 2.《茂钦至得德兆起居元朝·李仁不见黄生久,天涯怨索居。椒兰怀楚客,冰雪断江鱼。白日登山屐,青春负郭庐。虞卿能发愤,会见早成书。
  • 3.《山行清朝·方光远飞翠湿衣襟,山空秋气深。孤云无定迹,野鹤有闲心。老树生荒藓,清泉响玉琴。行行何所似,疑在画中寻。
  • 4.《和马太守五首·其一·寒林宋朝·彭汝砺平林十里看深秋,疏影横斜翠欲流。日晚小舟维别浦,天寒飞鸟浴沧洲。傍山畦径村村远,近水轩楹事事幽。欲赋祇惭非太白,酒卮独觊一朝酬。
  • 5.《春日过苏廷襄宅畔池亭各赋一首明朝·何其伟丁年投分邈山河,念昔寻盟曳履过。把袂开轩临沼沚,烹茶滴雪傍松萝。交亲羡尔青云壮,感旧怜余白发多。自是通家词谊重,空忧和客愧羊何。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