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微之梅暑新句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江梅落尽雨昏昏,去马来牛漫不分。
当此沈阴无白日,岂知炎旱有彤云。
琴弦欲缓何妨促,画蠹微生故可熏。
回首凉秋知未远,会须重曝阮郎褌。

猜您喜欢

  • 1.《谒璿上人唐朝·王维少年不足言,识道年已长。事往安可悔,馀生幸能养。誓从断臂血,不复婴世网。浮名寄缨珮,空性无羁鞅。夙承大导师,焚香此瞻仰。颓然居一室,覆载纷万象。高柳早莺啼,长廊...
  • 2.《送鸿山殿读归省明朝·王立道珥彤几岁共仙庐,羡子承恩下玉除。春昼正宜新赐服,山房更检旧藏书。梦回北阙陈情后,歌倚南山献寿初。我亦高堂凝望久,不堪千里独离居。
  • 3.《令江夏时作宋朝·楼常不老长生世所稀,要持阴德定镃基。能行方寸无欺处,方是平生踏道时。长以仁思登恺弟,莫教深刻失便宜。行年七十看将近,见尽人间事可知。
  • 4.《送人归陜西明朝·朱翰从容文彩压骚坛,江海逢君始识韩。白社清风幽赏集,青山明月异乡看。乾坤故态双蓬鬓,鱼鸟閒情一钓竿。归去长安寻旧隐,任教先达笑弹冠。
  • 5.《宿清朗公馆明朝·江源偶来山馆宿,独客恨偏饶。玉帐人迢递,青山夜寂寥。窗棂风淅淅,檐竹雨潇潇。起坐不能寝,何由梦鹿蕉。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