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杨乐道韵六首其一——後殿朝次偶题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百年文物士优游,万国今方似缀旒。
发策东堂招儁乂,回舆北苑罢倡优。
忽随诸彦登龙尾,尚忆当年应鹄头。
独望清光无补报,更惭虚食太官羞。

猜您喜欢

  • 1.《徐贞烈妇挽诗·其一明朝·王弘诲冰肌玉质委红颜,慷慨捐生就义艰。皎日矢心甘一玦,终天附耳解双环。血凝海上盈盈碧,泪洒林间点点斑。连理枝栖双比翼,精魂千古望夫山。
  • 2.《次韵和酬宋朝·释契嵩襄阳习子不贪官,欲友幽人拟道安。冒雪履霜临岁杪,攀萝挽翠到云端。初论浮世惭年老,久对清规苦夜寒。空感知音何以报,但誇山水富君看。
  • 3.《刮地风元朝·刘东生疏刺刺一弄儿秋声不断续。真乃是万籁笙竽。一年儿好景休辜负。渐看他柳减荷枯。炎气浮,日影晡。送长天落霞孤鹜。扫纤尘净太虚。见冰轮飞出云衢。
  • 4.《春日仝游宗谦方行渐柯尧滕东山晚眺作明朝·佘翔春色在东山,登临紫翠间。孤城悬落日,双树隐禅关。草自香台积,僧从下界还。欲除生灭念,惟与白云閒。
  • 5.《李临淮靴中刀清朝·王吉武大将不能辱于贼,靴中置刀雪一尺。自拚热血战场倾,不令众死身独生。大旗连飐鼓声陡,前锋小却命取首。突骑陷坚壮士吼,河阳破贼兽散走,幸无监军掣其肘。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