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曾子固二首·严严中天阁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严严中天阁,蔼蔼层云树。
为子望江南,蔽亏无行路。
平生湖海士,心迹非无素。
老矣不自知,低徊如有慕。
伤怀西风起,心与河汉注。
哀鸿相随飞,去我终不顾。

猜您喜欢

  • 1.《对雪献从兄虞城宰唐朝·李白昨夜梁园里,弟寒兄不知。庭前看玉树,肠断忆连枝。
  • 2.《和希颜宋朝·冯璧虎守天门未易通,庾尘无扇障西风。主人何负盗憎主,公论不明私害公。老伏固非千里骥,冥飞似是五噫鸿。纷纷往事渠知几,都付崧巅一笑中。
  • 3.《淮上·其二宋朝·释道潜今夜沙头月上迟,小萤零碎傍船飞。可怜光彩虽无限,何似婵娟一寸辉。
  • 4.《别南山经室元朝·清珙屋借云边两载居,晴原无事便携锄。和香采得邻家菊,趁嫩挑来自种蔬。秋殿寂时山磬歇,夜窗虚处柏烟疏。明朝又向他山去,何日重来读梵书。
  • 5.《泊园为杨元孺都督赋·其一明朝·李云龙为卜盟鸥地,遥随倦鸟还。架桥通草阁,隔水望春山。脩竹流清啸,疏花照醉颜。松门凡几处,都付薜萝关。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