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溪桥接桑畦,钓笼晓群过。
今朝去何早,向晚蚕恐饿。

猜您喜欢

  • 1.《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宋朝·晏几道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 2.《巨然山寺宋朝·任诟孤撑山作碧螺髻,漫散水成苍玉鳞。野寺荒凉人不到,水光山影正横陈。
  • 3.《孤鹤行赠杨君宋朝·洪刍翩翩云中鹤,来自华亭滨。徘回久乃集,伫立江之濆。高步整霜羽,只影翔秋旻。岂无鸿鹄侣,俛仰鸡鹜群。啄腥细流中,汝食得无贫。况有缯缴虞,惊顾何逡巡。珠庭响清唳,胎仙...
  • 4.《上小楼元朝·郑廷玉我和你个庄家理说。也不索去官中标拨。谁着你便石虎石羊周围边箱。种着田禾。孛老云:既是你家坟。有多少田地。正末唱:这
  • 5.《戊寅七夕同诸子酌松风阁分赋六首是月霖雨经旬·其一·得秋字明朝·何吾驺天上多情似女牛,一年一度锁新愁。今年甚雨同寒食,乌鹊桥边倍报秋。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