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溪桥接桑畦,钓笼晓群过。
今朝去何早,向晚蚕恐饿。

猜您喜欢

  • 1.《悉昙颂·其三·神咒六首唐朝·敦煌曲子嗄啰浪。嗄啰浪。九明般若神咒广。是大明咒能开晃。照耀魔军自除荡。荡怚迦迦怚浪荡。鲁留卢楼嗄啰浪。是无上咒无背向。是无等咒无等量。超过日月大圆相。能除一切诸苦妄。...
  • 2.《送陈守之任沂州(郯城今沂属邑)明朝·王立道馀春随五马,千里去长安。羡子成刀梦,从人问鸟官。花迎新佩绶,草长古雩坛。政美偏多暇,言追点尔欢。
  • 3.《代作惠坡诗郑子明朝·王立道由来厌朝市,卜筑近山家。路入云林杳,篱侵石磴斜。汲泉因酿酒,扫径为看花。屋角清溪转,桃源那更赊。
  • 4.《护菊清朝·方式济盆菊瘦亦花,尺茎缀钱小。荒地苦栽培,强说颜色好。种从邻圃移,南阶溉昏晓。八月藏户牖,扶护费探讨。而胡傲霜姿,翻畏寒霜早。人实累此花,使汝随边草。
  • 5.《十二月词十二首复次官汝清韵·其十明朝·江源满眼风光又小春,却寒帘底暖如温。年年十月华清幸,知是谁先被主恩。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