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杨德逢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我行其野,春日迟迟。
有苑者柳,在水之湄。
有鸣仓庚,岂曰不时。
求其友声,颉之颃之。
嗟我怀人,何日忘之。
六日不檐,方何为期。
期逝不至,我心西悲。
跂予望之,其室则迩。
一者之来,我心则喜。
我之怀矣,升彼虚矣。
爱而不见,云何吁矣。

猜您喜欢

  • 1.《寄答刘京叔宋朝·王革十年相望惜睽违,惊见兰章堕客扉。郑子已闻耕有谷,荣公谁念老无衣。水浮落日流无尽,山碍行云断不飞。千古神州亦吾土,几时同采北山薇。
  • 2.《菜圃为邻畜残而作元朝·李昱孟尝久不作,吾徒食无鱼。长斋坐清昼,赖此田中蔬。仆夫勤灌溉,引水通沟渠。青青日已长,尽是辛苦馀。封豕从何来,荐食良可吁。一残枝蔓伤,再则根祗除。遂令苍翠场,转盼...
  • 3.《日暮宋朝·彭汝砺日暮辞前渚,天寒宿远汀。青灯同寂寞,浊酒慰飘零。痛饮无人共,高歌反自听。终宵惟此兴,日战破愁亭。
  • 4.《双调五供养元朝·贾仲名肌削玉。钏松金。陡恁的闷广愁深。空着我乾忍耻。枉留心。都是我忒轻浮。欠检束。正好教他撒沁。则索咬定牙儿喑。这文君待驾车。谁承望司马抛琴。
  • 5.《同陈宗之诸同年饮鸡鸣山凭虚閤时罗太常景鸣作倡二首·其二明朝·石宝二月到金陵,秋山始一行。人间无此地,坐上得清卿。痛饮平生侣,高楼万古情。蓬莱在何处,缥缈暮闻笙。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