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韩虞部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客舍街南初著巾,与君兄弟即相亲。
当年岂意两家子,今日更为同社人。
京洛风尘嗟阻阁,江湖杯酒惜逡巡。
归帆岭北茫茫水,把手何时寂寞滨。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次驹甫涵虚阁韵宋朝·李彭梦中占梦偶相逢,山上有山随转篷。我自持觞酹玄酒,君应临水洗蛮风。行参鹓鹭峨冠客,岂是江湖把钓翁。暇日频来裁锦句,要看玉手乱殷红。
  • 2.《次韵和曾子固舍人二首·其二宋朝·陆佃平明下马锦蒙鞍,暂向飞廊一整冠。行近柳阴移昼寂,坐来花气辟春寒。别张翠幄黏丝絮,更想金人捧镆干。洛下少年今亦老,宴游无复似前欢。
  • 3.《次韵彦瞻舟次三墩见寄宋朝·释道潜雪消幽港涨漪涟,草际晴丝罥细烟。避桨轻鸥翻点点,亚墙脩竹静娟娟。风流远继东山后,诗句高凌北斗边。何日去寻阳羡路,相携青嶂弄云泉。
  • 4.《送叶无传住枫桥寒山寺元朝·大圭何处招提隔远峰,姑苏城外有灵踪。云埋虎阜千年石,月落枫桥半夜钟。寒雁叫残沙漠漠,昏鸦归尽树重重。泊船不见题诗客,楚水吴烟自淡浓。
  • 5.《送江辰六令益阳二首·其二清朝·王士祯小邑稀公事,高斋俯洞庭。佳期邀帝子,遗曲感湘灵。澬水悠悠绿,君山面面青。诗成闲拄笏,云际九疑亭。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