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邓监簿南归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不见骊塘路,茫然四十春。
长为异乡客,每忆故时人。
水阅公三世,云浮我一身。
濠梁送归处,握手但悲辛。

猜您喜欢

  • 1.《遗怀唐朝·杜甫愁眼看霜露,寒城菊自花。天风随断柳,客泪堕清笳。水净楼阴直,山昏塞日斜。夜来归鸟尽,啼杀后栖鸦。
  • 2.《读《山海经》 其五晋朝·陶渊明翩翩三青鸟,毛色奇可怜。朝为王母使,暮归三危山。我欲因此鸟,具向王母言∶在世无所须,惟酒与长年。
  • 3.《送严鹏飞助教告老回桃县元朝·张达解组适閒身,萧条丘中赏。故山跨梁宋,秋色多榛莽。回车恋桑梓,父老共来往。伏腊倒樽盆,高歌递清响。孤云眇嵩少,一苇叹河广。何所见相思,长淮沙月朗。
  • 4.《题姚明府亭·其二明朝·佘翔光禄池亭向水开,郎官青鬓赋归来。桑田沧海须臾事,竹下何妨数举杯。
  • 5.《讼庭明朝·汪汝达讼庭虚无人,落日照古县。县官小诸侯,岂不蒙帝眷。弦歌风武城,鸣琴宓子贱。操履醇儒心,政事圣门选。事以阘冗隳,政为利欲牵。济酷恣鞭挞,穷贫资锻炼。民未必兽心,官岂...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