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藜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杖藜随水转东冈,兴罢还来赴一床。
尧桀是非时入梦,固知余习未全忘。

猜您喜欢

  • 1.《已亥杂诗·206清朝·龚自珍不是南天无此花,北肥南瘦二分差。愿移北地胭脂社,来问南朝油壁车。
  • 2.《失调名·般涉调·贺当家唐朝·敦煌曲子国泰人安静。风沙向秀□。□□□□□。□地种□□。□宫闹。任船车。听海燕。坐金牙。提葫芦帝萨金沙。长垂罗袖拂烟霞。齐拍手。贺我当家。
  • 3.《送李佥宪明朝·王汝玉晨兴趋禁闼,夜直在仙闱。十载濡华笔,三朝侍衮衣。忠诚曾历试,政事每无违。北阙除书降,南方宪节飞。清霜随部署,明月照骖騑。瘴岭梅花早,炎天雁侣稀。明朝空怅望,何处...
  • 4.《泊峡口明朝·李云龙羚羊古峡口,西望见崧台。人家背山住,城门临水开。渔归云即合,鸡鸣潮不来。坐看明月上,客思渺悠哉。
  • 5.《题乘风破浪图四首·其二·扶桑东望海天孤清朝·王士祯扶桑东望海天孤,虎节龙章拥万夫。正是水犀酣战日,楼船十道下澎湖。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