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屋山涧曲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结屋山涧曲,挂瓢秋树颠。
鸣不中律吕,时时惊我眠。
吾儿亦恶聒,肋力事弃捐。
止我为尔歌,不如恣其然。
狂风动地至,万窍各啾喧。
一瓢虽易除,岂在有无间。
皪皪山下石,泠泠手中弦。
临流写所爱,坐听坐穷年。

猜您喜欢

  • 1.《盖仙山六题·其二·龙洞宋朝·王藻沉沉古洞锁云寒,中有龙依积水蟠。若为苍生作霖雨,九天飞去不为难。
  • 2.《秋日西湖·其四宋朝·释道潜飞来双鹭落寒汀,秋水无痕玉镜清。疏蓼黄芦宜掩映,沙边危立太分明。
  • 3.《拟寒山寺·其五十二宋朝·释怀深健啖众生肉,痴心要作过。白发五六十,红裙七八个。歌舞中笑谈,锦绣中坐卧。苦海前头深,莫教船子破。
  • 4.《庐山图元朝·释妙声送客出山去,迢遥步长松。过溪闻啸虎,笑语答疏钟。白日倏已晚,清风殊未终。九江遗秀色,怅望香炉峰。
  • 5.《雨后登楼寄舒仲权明朝·李本独凭危楼雨后窗,孤村一曲绕春江。白云低压青山半,绿水交飞紫燕双。落日船归桃叶渡,晚风人唱竹枝腔。抱琴有忆能相过,犹及残红扑酒缸。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