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璋下第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浩荡宫门白日开,君王高拱试群材。
学如吾子何忧失,命属天公不可猜。
意气未直轻感慨,文章尤忌数悲哀。
男儿独患无名尔,将相谁云有种哉。

猜您喜欢

  • 1.《送郑寺丞过洪州·其二宋朝·彭汝砺清风不可近,碎璧缀圆规。翰墨传家学,风流蕴素资。龙孙藏旧节,蟾桂毓新枝。愿听功名起,青云慰所思。
  • 2.《追赠何嵩玄先生·其一明朝·伍瑞隆当年词赋满中原,回首先生此道尊。书自名山成往事,人从禅草忆文园。西州已愧生前路,北海空怜死后尊。怀古况当逢岳降,感时聊为一招魂。
  • 3.《木兰祠诗明朝·邢云路羽檄徵兵十道飞,古来女侠似君稀。自怜铅粉还青海,谁识纤罗换铁衣。月冷关山鸿正度,风寒刁斗梦频归。夕阳千载祠空在,犹向居人问是非。
  • 4.《南歌子·其一·和秋宵寓沧浪亭闻捷四首明朝·李元鼎南国音书断,愁来欲问谁。可堪救赵信陵椎。风波无定,听罢又还疑。思发寻源棹,仍攒入社眉。闲亭寥落夕阳迟。赢得微酣香阁、对吟诗。
  • 5.《和饮酒·其十八明朝·李之世倚杖听鸣泉,欣然若有得。十年尘土梦,一洗耳根惑。洞然镜古初,兹理无通塞。何事繁音聒,嘈嘈满蛙蝈。对酒弄无弦,冥心返于嘿。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