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冢二首·残椁穿来欲几春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残椁穿来欲几春,萧萧长草没骐驎。
墦间或有樵苏客,未必他年醉饱人。

猜您喜欢

  • 1.《未试即事杂书·其二宋朝·柳子文一一听宫徵,铢铢较短长。品题分玉石,得失异炎凉。中的非无术,知音岂易忘。鱼龙头角老,变化更何方。
  • 2.《田园偶作明朝·王翃落日闭穷巷,风雨何飕飗。沈吟坐来久,悄然生百忧。自伤旷浪怀,苦为衣食谋。朝看孤云飞,暮见空江流。何能坐成老,拔剑当远游。草草天下人,视我如赘瘤。
  • 3.《花会竹枝词十二首·其四清朝·方鹤斋短棚欹处日初斜,遥指花农第一家。忽地香风惊蝶舞,买花人更艳于花。
  • 4.《题画赠云倩明朝·沈守正去冬冬雪十年稀,裹树埋山太笨肥。宁似玉颜春雪样,和烟带雨故依依。
  • 5.《满庭芳明朝·邵璨生上:客梦阑珊。乡心迢递。瞢腾似被馀酲。外上:风沙吹鬓。月冷晓霜清。生:娄大人怎生不见。末上:十载淹留边地。叹征裘染尽膻腥。净负行李上合:重回首。帝城何处。诣阙...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