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元贾公挽辞二首·铭旌萧飒九秋风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铭旌萧飒九秋风,薤露悲歌落月中。
华屋几人思谢傅,佳城今日闭滕公。
名垂竹帛书勋在,神寄丹青审象同。
天上貂蝉曾梦赐,归魂应佩紫阳宫。

猜您喜欢

  • 1.《五美吟·明妃清朝·曹雪芹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 2.《赠蔡季通宋朝·蔡元定乡人掘尽人家好丘陇,冤魂欲诉更无由。先生若有尧夫术,何不先言去道州。
  • 3.《秋日临幸秘书省因成近体诗一首赐丞相史浩以下宋朝·赵慎玉轴牙签焕宝章,簪绅侍列映秋光。宴开芳阁儒风盛,坐对蓬山逸兴长。稽古右文惭菲德,礼贤下士法前王。欲臻至治观熙洽,更罄嘉谋为赞襄。
  • 4.《咏西湖十洲·烟屿宋朝·刘珵閒伴晓云笼浅濑,半和秋雨羃寒沙。溶溶泄泄拖轻素,遮尽渔蓑与钓槎。
  • 5.《晚下三峰明朝·李寄清晨登三峰,不知高若兹。青天实咫尺,凡骨焉能梯。回观万象妙,顿忘所历疲。千尺㠉第一,高崖势倒垂。阻绝登峰路,如与人相持。冉冉回心字,至今使我危。井底垂铁绠,风雨...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