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闻流水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千丈崩奔落石碕,秋声散入夜云悲。
州桥月下闻流水,不忘锺山独宿时。

猜您喜欢

  • 1.《五言杭州僧修广法喜堂宋朝·沈遘溷溷学佛者,营营良足悲。不知佛之乐,谁使汝学为。广师吾州秀,智解乃天资。既以法为喜,万缘脱若遗。高堂客满坐,妙谈破群疑。来者岂不辨,辨此堂之题。
  • 2.《秋思宋朝·严粲风落叶间残点雨,月窥窗下不眠人。秋清一片无谁领,并作诗愁入鬓新。
  • 3.《隆上人归省觐留龙山为予写起信论作此谢之宋朝·释德洪芙蓉阿隆耽两耳,急性天然缓如苇。怀亲径归不肯留,少留龙山今月矣。新交未数故人稀,睡足明窗临棐几。管城落帽为微笑,便觉金光走龙尾。试校鹅经拂硬黄,传此宝书千馀纸。...
  • 4.《赠战贡士归楚明朝·岑用宾枫叶萧萧间去津,临岐把袂一沾巾。千峰白雁逢归客,三径黄花候主人。司马远游多博物,相如能赋亦甘贫。潇湘赤壁堪乘兴,忆尔应知入梦频。
  • 5.《秋送吴景先归休阳·其二明朝·沈守正落叶如相逐,江行不记湾。帆开迎昃日,雁度失青山。往事烟云外,新诗指点间。邻舟喧土语,知己近乡关。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