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漫漫行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愁云怒风相追逐,青山灭没沧江覆。
少留灯火就空床,更听波涛围野屋。
忆昨踏雪度长安,夜宿木瘤还苦寒。
谁云当春便妍暖,十日九八阴漫漫。

猜您喜欢

  • 1.《少年游·阑干十二独凭春宋朝·欧阳修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 2.《读书明朝·王樵我性难谐俗,诗书独与亲。一楼堪累月,万事付诸人。会意辄忘食,起思如有神。停杯待明月,下榻为嘉宾。永日三茅顶,寒江一钓缗。愿言长若此,已谓乐无伦。貌以缨冠改,人添...
  • 3.《老僧慧因唱尽衣钵欲舍身火化二偈诫之·其一宋朝·释怀深衣钵老来都唱却,赤条条地更身安。但教留得娘生裤,雪打风吹不解寒。
  • 4.《雨窗写怀元朝·赵奕幽窗谈笑话平生,三十年间几度更。白发满头今已老,青山排闼故多情。桃花灼灼应无语,春雨萧萧尚未晴。明日扁舟携好酒,南村笋蕨正堪烹。
  • 5.《吕仙祠·其二明朝·李孙宸孰是凡人孰是仙,相逢总是梦中缘。凭翁自觅邯郸枕,看取轮回大劫年。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