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中茅公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翛然杖履出尘嚣,鸡犬无声到泬寥。
欲见五芝茎叶老,尚攀三鹤羽翰遥。
容溪路转迷横彴,仙几风来得堕樵。
兴罢日斜归亦懒,更磨碑藓认前朝。

猜您喜欢

  • 1.《华山畿·啼着曙南北朝 啼着曙,泪落枕将浮,身沉被流去。
  • 2.《送韩太史使朝鲜二首·其二明朝·王弘诲玉节翩翩拂曙霞,侍臣衔命拜京华。紫泥诏下九天阙,绿水江通八月槎。投笔云封西掖草,拥旄霜放北山花。扶桑日出今应近,回首长安意转赊。
  • 3.《送孔世广元朝·张师愚阙里支宗盛,铨曹选擢优。行堪振鸿羽,岂待敝貂裘。楚泽蒹葭晚,吴乡橘柚秋。归程逢胜槩,舟楫得夷犹。
  • 4.《处士林公(同)元朝·刘麟瑞九庙三宫已尽倾,尚从海岛寄神京。血书矮壁存吾节,气贯长虹任汝烹。身陨九京忠义著,名香七聚鬼神惊。海风萧飒含悲愤,疑是当时肆骂声。
  • 5.《题柳别友人明朝·何吾驺笼雾笼烟渺不禁,何当著雨复沈沈。秋风一夜愁眉扫,空有长条绾去心。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