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上梅花欲发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亭亭背暖临沟处,脉脉含芳映雪时。
莫恨夜来无伴侣,月明还见影参差。

猜您喜欢

  • 1.《孝节堂歌元朝·李昱绣川朱家孝节堂,经营乃在双峰旁。堂上种萱红且芳,堂前种竹琅玕长。有妇有妇清且扬,升堂何以娱姑嫜。晨昏定省礼数将,采蘋南涧供蒸尝。一从览镜伤孤凰,凄其无复施红妆。...
  • 2.《和广州同府郑天与书怀韵明朝·王佐(汝学)斜风拂拂雨丝丝,岁晏偏伤旅客思。庾信一生南国恨,杜陵千载北征诗。城孤永夜眠常醒,屋漏深更坐屡移。举目山河堪下泪,此情惟有故人知。
  • 3.《和深父伤字韵·其一宋朝·彭汝砺郑弃非人弃,梁亡只自亡。危机交弊弱,血刃第争强。恃力虽千国,推尊独一王。衰微今已往,掩卷益增伤。
  • 4.《送客明朝·何巩道送客东城暮,还家路在山。谷空萤忽散,溪断水犹潺。竹雾将沾地,松风未闭关。一宵秋月白,能得几人閒。
  • 5.《岣嵝山房明朝·沈守正求仙胜事巳尘埃,卜筑岿然驾壑开。绝涧翠深惊鹿起,虚廊云满误禽来。塳间似识丹砂气,林外时招白足陪。泉响松声长在耳,信非丝竹自悠哉。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