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颓城百雉拥高秋,驱马临风想圣丘。
此道门人多未悟,尔来千载判悠悠。

猜您喜欢

  • 1.《送梅叔章入燕元朝·王璋少年心力办驱驰,名德家声世所知。到阙可无梅福疏,赠人唯有宛陵诗。行当塞雁初来日,归约河鱼欲上时。堂北春衫称寿罢,一杯春酒柏山祠。
  • 2.《避暑山中十咏·其三·登楼明朝·王渐逵空苍望不极,晓色太分明。樵雁平相接,旗萝翠欲擎。北阁云方淡,东山暑气轻。忽惊浮旭日,已觉动冲情。
  • 3.《送神宋朝·葛闳丹霞缥缈海三峰,归去琼台第几重。仙骥一声风驭远,月明清露滴金松。
  • 4.《宿晚村元朝·善学眺望前村近,桑麻路欲迷。过田衣拂水,缘径屧沾泥。远峤寒烟合,空林夕照低。村翁留我宿,也解说禅栖。
  • 5.《友人送酒明朝·吴骐僻性恒耽酒,居贫黯自伤。数旬无一醉,两鬓竟繁霜。得此真知己,陶然即上皇。乾坤如许大,短袖且低昂。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