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叔雪中见过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捐书去寄老山林,无复追缘往事心。
忽值故人乘雪兴,玉堂前话得重寻。

猜您喜欢

  • 1.《长信怨唐朝·王昌龄【其一】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其二】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其三】奉帚平明...
  • 2.《胡生仕中九日载酒元朝·李昱门生载酒来衡宇,野客簪花忆故乡。酒色才于今岁绿,花枝仍似去年黄。残山剩水登临厌,短句长歌属和忙。信是乾坤容晚景,不知风雨过重阳。
  • 3.《睡起戏书呈葛鲁卿席大光周举同舍诸兄宋朝·张守午梦初残日未西,人情节物睡偏宜。花开花落纷无定,春到春归漫不知。香缕细萦环堵室,槐阴清翳一枰棋。此间粗有超然处,雕琢天真却坐诗。
  • 4.《燕台揽古清朝·方炳奎古堞残阳朔吹哀,蓟门晴树晚烟开。辽西山向榆关尽,冀北春从黍谷来。白玉有田为废陇,黄金无色剩高台。永平师事休轻羡,只取谈天作异才。
  • 5.《恩赦放还集句先寄乡中弟侄三首·其二宋朝·刘跂橹声冲雨似鸣机,终日思归此日归。自为野客寻幽惯,不用登临叹落晖。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