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召道中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海气冥冥涨楚氛,汀洲回薄水横分。
青松十里锺山路,只隔西南一片云。

猜您喜欢

  • 1.《黄山汤泉宋朝·凌唐佐一道出遥岑,潺湲古到今。雪天声泻玉,月夜影摇金。岁旱施功大,民情被泽深。容成与轩帝,仙迹可追寻。
  • 2.《次韵王节推安道见过云盖二首·其一宋朝·释德洪湘山名与故山齐,寺在沙村断岸西。系马槐根秋雨歇,倚栏云际暮猿啼。公宜谈笑光台阁,我合摧颓老涧溪。袖有新诗如泻出,逼人骏气不容羁。
  • 3.《元日望阙叩头作元朝·薛敬青帝更时序,郊园泰运开。觐亲明主赐,经国大臣才。晴色人都喜,贫家客不来。恩宽唯海似,延首望蓬莱。
  • 4.《南涧明朝·李贤遥观南涧水,山畔喷长虹。清响孤峰下,寒流一窍中。龙升千嶂雨,虎过满林风。尽日西游遍,扶筇欲向东。
  • 5.《步虚词二十三章·其九明朝·沈鍊道士鍊真文,天机隐白云。神兵朱火出,圣化玉泉分。铸鍊昆吾剑,驱驰太乙军。四蹄齐马队,两翼奋鹅群。灵气千秋震,威名万里闻。旄头星气薄,雉尾日华曛。秘法参玄妙,谁能...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