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彦鲁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北客怜同姓,南流感似人。
相分岂相忘,临路更情亲。

猜您喜欢

  • 1.《薤露行三国·曹操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
  • 2.《咏怀旧隐十五首·其二元朝·吴当江雾仍为雨,山花故作容。秋风馀鼠雀,寒水落鱼龙。慷慨心犹壮,羁栖力巳慵。白云华盖表,怅望最高峰。
  • 3.《多日牵俗阙西溪之游和友人来韵宋朝·吕陶西溪流水正涓涓,彷佛江村种稻田。弱枊依风徒自困,晚花经雨更谁怜。已知荣谢椿如槿,莫问飞潜鱼与鸢。结得胜游须尽兴,醉乡岐路在傍边。
  • 4.《和赵统制瓜洲江上感怀之作宋朝·彭显淮南保障地,鼙鼓易歌吹。昨夜过京口,戍烽照不寐。大河与长淮,当年谁割弃。内讧立党碑,外弛撤边备。政府伊何人,谋国等儿戏。一木不可支,四海倏糜溃。营平提弱旅,勉士...
  • 5.《每年做人戏,今年做木戏,自拟清朝·廖厚初尔无嫌假,我无认真,富贵荣华,总是镜花水月;做得出来,看得过去,悲欢离合,莫非物理人情。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