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谷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可怜台上谷,转目已阴繁。
不解诗人意,何为乐彼园。

猜您喜欢

  • 1.《对雪醉后赠王历阳唐朝·李白有身莫犯飞龙鳞,有手莫辫猛虎须。君看昔日汝南市,白头仙人隐玉壶。子猷闻风动窗竹,相邀共醉杯中绿。历阳何异山阴时,白雪飞花乱人目。君家有酒我何愁,客多乐酣秉烛游。...
  • 2.《宿广寿方丈元朝·张仲深澄州涨春涛,徒杠晚先登。偶携寰中友,值此方外僧。欢迎慰平昔,邂逅云吾曾。杯盘杂蔬果,起坐飞筹觥。新诗纷绮丽,妙篆焚晶荧。糟床夜深注,茗碗更馀烹。论交意自惬,晤语...
  • 3.《正月十六清朝·廖厚初胜事古相传,九华异彩,多费了半日闲情,任鸡催昼漏,马逐流星,天气斯真称不夜;佳辰今再遇,数里香尘,总趁着一场清兴,睹鬓影撩云,笛声裂缺,风光那肯让春宵?
  • 4.《秋日閒居和张隆甫韵·其六明朝·佘翔草际沙鸥集,江村事事幽。才非堪傲世,赋敢附悲秋。风冷初飘箨,云低半入楼。无营耽旷达,嵇阮或同流。
  • 5.《阆中感兴四首·其一清朝·王士祯行役忽永久,衣裳白露凄。秋风吹剑外,客鬓老巴西。萤火飞还没,寒螀咽复啼。不堪蜀道雨,山雾昼常迷。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