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偶成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忽忽余年往,茫茫不自知。
殷懃照清浅,邂逅见衰迟。
辅世无贤业,容身有圣时。
归欤今可矣,何以长人为。

猜您喜欢

  • 1.《四块玉·别情元朝·关汉卿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 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 2.《同师川商老追凉徐贤亭宋朝·洪刍抖擞三年异域尘,还将衰鬓照湖沦。田田乱叶如迎客,泼泼跳鱼似畏人。机事已忘来白鸟,雄风暂起在青蘋。九原埋玉虽千载,追想高怀迹未陈。
  • 3.《夏日思欲园中搆小屋稍储经史以资避暑之馀事虽未集聊尔赋言寄意明朝·石宝夏木阴中小结庐,兴来时诵古人书。梧桐月冷流丹砚,禾黍风轻度绮疏。抱病隐侯犹有带,守贫原宪不求车。遥看大陆湖光好,未得投簪伴老渔。
  • 4.《题君霖六书楼明朝·佘翔公子开高阁,参差碧汉齐。书应工倒薤,帙已映燃藜。翼轸光堪摘,匡庐望不迷。几人能载酒,时上白云梯。
  • 5.《步虚词二十三章·其十明朝·沈鍊一法齐王化,千灵肃圣筵。庄严安宇宙,变化转山川。玄圃人间辟,神洲陆地旋。玉麟心出世,丹凤气冲天。药自玄中得,兵从象外传。足摩三岛窟,手拂五云鞭。八极游无碍,纵横...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