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丁端州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莫嗟荒僻又离群,且喜风谣岭北闻。
铜柱虽然蛮徼接,竹符还是汉家分。
春书来逐衡阳雁,秋骑归看陇首云。
相见会知南望苦,病骸今似沈休文。

猜您喜欢

  • 1.《天冠山同诸学士为祝丹阳赋(录五。)·其一·鍊丹井元朝·杜本凿石通泉脉,铸鼎鍊丹砂。丹成骑鹤去,满地生云霞。
  • 2.《投机颂(悟法后献蕴能)宋朝·释崇真万年仓里曾饥馑,大海中住尽长渴。当初寻时寻不见,如今避时避不得。
  • 3.《搅筝琶元朝·曾瑞卿君休欠。何故苦恹恹。月满还亏,杯盈自滟。荣华路,景稠黏。沾惹情忺。把穿绝业贯休再添。徒尔趋炎。
  • 4.《混江龙明朝·叶宪祖外:别无缘故。只为长安献策枉驰驱。直弄得一身困乏。两鬓萧疏。姓字难教题甲榜。声名甚日满皇都。空怀楚玉。浪泣鲛珠。前程渐迫。后事难摹。不能勾领春风看遍洛阳花。到不...
  • 5.《题曹佥宪三茅山水图明朝·吕渊三茅山水何奇哉,形胜彷佛东蓬莱。山峰高耸彩云表,水道近接沧江隈。四时景物多佳致,一入春来更明媚。杨柳轻垂翠带长,杏花艳吐胭脂丽。松梧竹木交加新,梵王宫殿高嶙峋。...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