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公辟转运江西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江西一节铸黄金,最慰章滨父老心。
长孺向来真强予,次公今不异重临。
余风尚有欢谣在,陈迹非无胜事寻。
豫想新诗能寄我,十年华省故情深。

猜您喜欢

  • 1.《霭山院宋朝·程迈丙午峰前翠作堆,白云深处现楼台。老僧法地有神力,能使凶徒念佛回。
  • 2.《任机宜新圃宋朝·严粲小斸烟苔地,春生一笑间。亭邀邻圃树,台挹隔城山。幽梦壶天晓,清时幕府閒。旋移花尽活,容我醉来攀。
  • 3.《次韵闻复湖上秋日六言·其六宋朝·释道潜草蔓行将溃茂,菊英稍稍敷金。南浦愁窥去燕,海山莽苍云深。
  • 4.《蚤起明朝·石宝城阴苦寒冱,积雪冬未消。日夕人马驰,流尘乱琼瑶。抱志谅犹洁,凌风讵能飘。徒然漾空月,皎皎射窗绡。野客官大都,鸡鸣候晨朝。卧闻车毂声,轧哑上干霄。起披黑貂裘,启明...
  • 5.《寄怀李子木·其一明朝·李觉斯好鸟择高木,潜鳞避急湍。人世居处间,宁不审所安。嗟予陈朽人,息影依林峦。言笑虽寡俦,俯仰聊自宽。中夜发浩歌,远念平生欢。遵养嘉若人,静气如幽兰。植根露畹中,扬芬...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