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叔招不往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门前秋水可扬舲,有意西寻白下亭。
只欲往来相邂逅,却嫌招唤苦丁宁。

猜您喜欢

  • 1.《武陵饯别刘元朗府推元朝·陈镒河水日下流,客子倦行役。东西南北间,飘荡无终极。君候我邦来,万里问乡国。放舟桐江濑,系马虎林驿。讵意天一陬,邂逅得良觌。江山几席间,把酒连日夕。春光倏云晚,梨花...
  • 2.《老人岩宋朝·林嗣宗九月黄花次第开,带星约客上崔嵬。拟从老子岩前去,却入真仙洞里来。幸勉西风吹落帽,且陪东道引深杯。个中便见蓬莱境,何必龙山戏马台。
  • 3.《宴延和楼即事宋朝·赵良嗣建国旧碑朝日暗,兴王故地野风乾。回头笑谓王公子,骑马随军过五銮。
  • 4.《偈二首·其一宋朝·释崇哲妙体堂堂触处彰,快须回首便承当。今朝对众全分付,莫道侬家有覆藏。
  • 5.《赠叶井叔三首·其二清朝·王士祯作吏客伊洛,门对嵩高山。山色映终古,客心长自闲。朝看飞鸟没,夕对孤云还。闻昔王子乔,吹笙碧落间。挥手驾白鹤,一往三千年。至今缑山上,逸响凌紫烟。夫君有仙骨,云驾...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