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黄吉甫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三山半落青天外,势比凌歊宋武台。
尘世难逢开口笑,生前相遇且衔杯。

猜您喜欢

  • 1.《醉乡春·题海棠桥祝生家用秦少游韵宋朝·唐均得老去莫将心悄。三万六千分晓。这酒业,与诗缘,磨未尽知多少。地下少游应笑。笑我狂吟大嚼。适意处,便逍遥,草间鴳大鹏非小。
  • 2.《次致政张大夫韵二首·其一宋朝·彭汝砺石城山水有清音,贾堑烟萝路更深。松竹门阑初作径,蒲荷池沼旧成林。騑騑出适穷周道,汩汩归休傍汉阴。莫诧大夫能作赋,但逢故老数挥金。
  • 3.《滚绣毬元朝·郑廷玉是谁人碾琼瑶往下筛。是谁人剪冰花迷眼界。恰便似玉琢成六街三陌。恰便似粉妆就殿阁楼台。带云:似这雪呵。唱:便有那韩退之蓝关前冷怎当。便有那孟浩然驴背上也跌下来。带...
  • 4.《出塞曲八首·其四明朝·江源圣主方推毂,沙场欲报恩。宁为全胜算,且莫战功论。坚壁防骄虏,扬旌止太原。笑他窦车骑,徒尔勒燕然。
  • 5.《将北征上侍御老师·其四明朝·李之世尘劳真梦梦,四十未知非。觉路瞻犹远,空门暂可依。戒香莲漏永,清梵宝林微。胜地此为别,长谣始愿违。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