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河中通判朱郎中迎母东归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彩衣东笑上归船,莱氏欢娱在晚年。
嗟我白头生意尽,看君今日更凄然。

猜您喜欢

  • 1.《书事宋朝·李正民懒拙山林合退藏,客情岁晚倍凄凉。梅飘苔藓香初歇,雪积檐沟色尚妆。旧历细看能几日,新诗屡和断来章。何如认取安心法,坐对炉熏一穗长。
  • 2.《西斋宋朝·沈辽东斋清旷西斋静,上下往来唯一径。幸有方床不得眠,行休已有陶潜兴。
  • 3.《题画三首·其三明朝·王汝玉暖雨初收雾尚昏,绿杨深坞杏花村。山中少有凡人到,满地春阴不掩门。
  • 4.《送恂上人游径山用铭禅师韵元朝·张仲深圆穹运亭毒,大块真浮浮。人生于其间,有如一虚舟。乾坤鬯清淑,可揽亦可收。恂师撷其秀,南林尝献酬。竟上盘陀峰,时与金仙游。亭亭峰上云,汎汎水中沤。云飞沤亦散,云在...
  • 5.《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其十五明朝·何巩道啼断愁猿一寸肠,月华依旧怨秋光。自怜乱叶徒相乱,却笑长条未是长。蘋末每当吟处起,莲花偏向落时香。斑骓十里嘶斜照,拍手齐看玉面郎。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