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北山示行详上人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都城羁旅日,独许上人贤。
谁为孤峰下,还来宴坐边。
是身犹梦幻,何物可攀缘。
坐对青灯落,松风咽夜泉。

猜您喜欢

  • 1.《雪夜行军近现代·陈毅 泰山积雪,沂水坚冰。冲破黑夜,奋迅行军。杀敌气壮,万众同心。擒贼擒王,共祝新春。
  • 2.《奉和元帅石末公春晴谩兴诗韵元朝·陈镒使君惠泽似春阳,田有来牟麦有桑。日暖戟门旗转影,风清玉帐剑生芒。深山狐兔潜无迹,旷野黔黎喜欲狂。今日朝廷方倚重,论功应不愧韩张。
  • 3.《良弓行元朝·梅致和秦王英武擒黑闼,玉帐鸣弦不虚发。由来克敌在良弓,岂问乌号与繁弱。材干坚良胶漆固,圆穹宣精列躔度。两端骨弭亦光泽,虬啮重渊挟中弣。东征西讨良汝资,用之则安舍则危。...
  • 4.《新秋感兴十二首·其十一清朝·毛澄汉家宫阙暮云凝,人世茫茫感废兴。太液苍波飞水鹤,寝园红叶坐禅僧。佞臣谁为诛张禹,钩党今犹惜李膺。销尽寒山金碧影,夕阳零乱十三陵。
  • 5.《铅山河口即目·其二清朝·王奂曾嫩绿初生树斩新,滩头春涨正粼粼。一群白鹭谁惊起,有个残阳唤渡人。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