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花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老年少忻豫,况复病在床。
汲水置新花,取忍此流芳。
流芳柢须臾,我亦岂久长。
新花与故吾,已矣两可忘。

猜您喜欢

  • 1.《求因果·其八·真悟八首唐朝·敦煌曲子迷人终日愁衣食,费却千车力。悟来谁肯受艰辛。忧道不忧贫。前生种得今生福,富贵多财禄。今世还修来世因。预办不贫人。
  • 2.《宫词·其五十一宋朝·周彦质七夕宫娥设席祈,翠台莲烛静交辉。綵楼逗晓蛛丝满,女伴谁传得巧归。
  • 3.《次和次中久雨阻行而闻浙中旱乾宋朝·刘挚积雨廉纤气已凄,暝云凌乱四天低。吟怀摵摵声侵竹,归思沄沄水拍堤。东海可能均霁日,北风曾未逆阴霓。应须更问淮南米,莫厌留连鹢首西。
  • 4.《梅魂明朝·朱克诚朝来策蹇觅芳魂,南北枝头见泪痕。春静不堪溪上吊,夜深空向笛中论。吟馀姑射幽香远,梦入罗浮素影繁。几度石桥西畔路,凄凉新月照黄昏。
  • 5.《又代陈方伯作明朝·祁顺昔年同作水曹郎,尊酒重逢在晋阳。治郡久闻驰政誉,参藩新喜拜恩光。两岐瑞应张堪麦,千里阴连召伯棠。父老攀留知不久,汉廷卿相属循良。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