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约之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君胸寒而痞,我齿热以摇。
无方可捄药,相值久无憀。
欲寻秦越人,魂逝莫能招。
但当观此身,不实如芭蕉。

猜您喜欢

  • 1.《新嫁娘唐朝·王建【其一】邻家人未识,床上坐堆堆。郎来傍门户,满口索钱财。【其二】锦幛两边横,遮掩侍娘行。遣郎铺簟席,相并拜亲情。【其三】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
  • 2.《春行得驴字(戊戌后作)元朝·李昱春行乐有馀,况有酒尊俱。绿树双啼鸟,青山独蹇驴。他乡真自得,故里近何如。赖有能诗友,清谈数起予。
  • 3.《谒忠孝祠志感明朝·王三奇东晋成阳旧著声,寥寥今复仰芳名。为言仁者多昌后,共道孙枝尽发萌。万古忠魂依相水,一时郢调集层城。由来返驭吾家事,亦有王遵叱驭行。
  • 4.《宋朝·许居仁胜游怀橘偏思陆,高隐烧丹拟问洪。
  • 5.《过袁仲章元朝·释妙声短棹相将采白蘋,落花如雨正沾巾。为怀公子金兰契,更爱郎君玉树新。菜把每供烦地主,酒杯先酌敬乡人。却愁候吏催行马,春水无由接钓缗。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