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将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重将白发旁墙阴,陈迹茫然不可寻。
花鸟总知春烂熳,人间独自有伤心。

猜您喜欢

  • 1.《已亥杂诗·66清朝·龚自珍西京别火位非高,薄有遗闻琐且劳。只算初识镜背字,敢陈法物诂球刀。
  • 2.《判惑歌元朝·陈致虚上阳子,号观吾,闻道迟,四十衡阳始遇师。从来不信长生说,一得师言便释疑。才低头,摸鼻孔,方信神仙有真种。乃觉从来万事非,不道这般真骨董。大奥妙,妙在常有观其窍。...
  • 3.《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其九明朝·何巩道镜里春山画未成,长眉羞见月初生。雏莺已学千回语,落蕊犹含一种情。化石自知头共点,触琴谁遣指能鸣。断肠不是寻常恨,记得河梁送子卿。
  • 4.《闻磊斋家给谏叔氏以予告还里志喜三首·其三明朝·吴晋昼三年雷雨回天力,万里云霄去国心。大隐宅传萝石旧,游仙风驭竹田深。何人共领鸥湖社,有客将归华萼林。不审阿蒙堪预否,谭玄他日窃知音。
  • 5.《送黄自先之官平远清朝·王士祯水西何处是,险绝播州东。四郡千山外,诸夷一线通。闻猿思故国,骑象识蛮风。荒服皆王土,无劳叹转蓬。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