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苏卢二员外期游方丈寺而苏不至,因有是作

朝代:唐朝|作者:王维|

共仰头陀行,能忘世谛情。回看双凤阙,相去一牛鸣。
法向空林说,心随宝地平。手巾花氎净,香帔稻畦成。
闻道邀同舍,相期宿化城。安知不来往,翻得似无生。

注释

1、苏员外:即虞部苏员外。期:约定。
2、世谛:佛家语,又称俗谛、世俗谛。与真谛合称二谛。大乘一般称世俗的认识和道理为世谛,佛教智慧和道理为真谛。
3、凤阙:皇宫门前两旁的阙楼。
4、一牛鸣:即一牛鸣地,梵语拘卢舍之意译,指大牛之鸣声所及的距离。见《翻译名义集》卷三。
5、宝地:指佛地、僧寺。
6、氎:又称白氎或白叠,即棉布。《史记·货殖列传》正义:“白叠,木棉所织,非中国有也。”按:木棉,今通称棉,唐时始传入中国。
7、香帔稻畦:指袈裟。成:完备。
8、同舍:时苏卢与维并为尚书郎,故曰“同舍”。维于天宝五载至十三载官尚书郎,十四载转给事中,说见陈铁民《王维年谱》。
9、化城:借指佛寺。
10、翻:反而。

王维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西省运城市)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受禅宗影响很大,精通佛学,精通诗、书、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