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简介

元旦,即公历的1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由于地理环境和历法的不同,在不同时代,世界各国、各民族元旦的时间定位各不尽相同。现在,公历日益为世界各国所公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以公历为历法的国家,都以每年公历1月1日为元旦日,举国放假。
中国历史上的“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中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是很不统一的,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从汉武帝起,规定阴历一月为“正月”,把一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辛亥革命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新历年”或“公历年”。

程素绚·关于元旦的诗(共5首)

  • 1.《戊子元旦四首·其一清朝·程素绚爆竹声惊一岁新,雪光如水水如银。焚香却爱祥烟结,临镜轻施黛色匀。厨下初添留客馔,堂前时见拜年人。小姑出阁怜无伴,折取梅花当赏春。
  • 2.《己丑元旦清朝·程素绚二十又加五,惊心岁月新。一年更始日,昨夜未眠人。竹马看儿戏,梅花着树春。屠苏才饮罢,谈笑乐天伦。
  • 3.《戊子元旦四首·其二清朝·程素绚举目遥看万象新,一年今日是良辰。暂停针线显无事,初换绮罗稳称身。处处院中都剪彩,家家门上帖宜春。别来暗把心香祝,愿祝亲为百岁人。
  • 4.《戊子元旦四首·其四清朝·程素绚华堂香煖锦铺茵,鸟语频催柳色新。扫径尚余千树雪,闭门团聚一家春。呼童沽酒炉添火,款客烹茶鼎沸银。虽有诸多谋利者,也从局外作闲人。
  • 5.《戊子元旦四首·其三清朝·程素绚堂前缓步祝芳辰,小婢随行笑语亲。一路梅开春有色,六街门掩昼无尘。灵尨当户知吠客,寒雀窥帘不避人。忽报姑家夫婿到,忙从窗里暗藏身。
程素绚(1865-1896),清末无锡人,幼即喜笔墨,授以唐诗讽诵皆上口,及笄娴吟咏,爱吹箫,二十二岁配生员龚锡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