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简介

元旦,即公历的1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由于地理环境和历法的不同,在不同时代,世界各国、各民族元旦的时间定位各不尽相同。现在,公历日益为世界各国所公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以公历为历法的国家,都以每年公历1月1日为元旦日,举国放假。
中国历史上的“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中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是很不统一的,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从汉武帝起,规定阴历一月为“正月”,把一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辛亥革命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新历年”或“公历年”。

关于元旦的诗(共491首)

  • 161.《元旦试笔·其一明朝·陈献章 六载虚叨供奉恩,白头吾亦两朝臣。闾阎击壤今弘治,简册编年又戊申。日色小薰秾李昼,风光欲醉乳莺春。庐冈此景谁分付,也到江门不属人。
  • 162.《乙丑元旦立春明朝·钱澄之明岁逢春第一天,馀年赢得又新年。吟成枕上呼儿写,雪满山中谢客眠。梅萼应舒横屋角,柳条须插遍池边。诗文删罢閒无事,更注离骚订七篇。
  • 163.《次韵叶训导元旦携诗见访元朝·陈镒苦吟诗客鬓苍华,又向东风试墨花。柏叶谩供新岁酒,竹门还访故人家。纷纷世事仍多患,落落吾生未有涯。溪上五年相伴住,钓竿随分占鸥沙。
  • 164.《乙巳元旦·其一明朝·钱澄之岁朝钟鼓动香台,晓起占云雾不开。枕上序成先发笔,床头酒煖自衔杯。徒行只答游人拜,索和时防老友催。好笑去年装早束,柴门预订隔年回。
  • 165.《蝶恋花·元旦明朝·沈宣接得灶神天未晓,爆仗声喧,催要开门早。新画钟馗先挂了,大红春帖销金好。苍术堆炉香气绕,黄纸神牌,上写天尊号。烧过纸灰都不扫,日斜人醉和衣倒。
  • 166.《乙卯元旦清朝·乾隆心愿符初六旬岁,天恩赐百二十春。敢如皇祖多馀数,诚幸朝家茀禄频。三代问谁几周甲,藐躬惕已益增寅。增寅以实无虚语,惟有惠鲜勖爱民。
  • 167.《康熙五十五年正月元旦书怀清朝·康熙乍回斗柄又芳晨,端月元阳万象新。竹叶向风消积雪,梅花除腊报初春。彤庭启节迎祥始,邃阁兴文起草频。每绎晦翁真乐处,早知天意即生民。
  • 168.《庚戌元旦书怀明朝·释函是出世已经三十年,红帔白发拜金仙。身閒在世岂容易,梦觉随人只倒颠。夜雪晓风思暖碗,松涛溪管羡高眠。未来人事应难料,又报钟声上法筵。
  • 169.《癸巳元旦明朝·黎崇勚三朔书云望北辰,天涯凤历又王春。庭帏日近蓬山丽,几席香凝药坞新。迎树风光初度鸟,卷帘晴色更宜人。愿持柏叶供芳宴,岁岁家园乐此身。
  • 170.《和孚若闻秋成寄贺郡守喻侯及元旦口占二首·其二明朝·顾清松炉残火晓犹明,高阁微风送漏声。珠斗渐低长乐观,綵云应绕未央城。青春并阻瞻龙仗,往事閒思听鹿鸣。二十五年同仕版,遭逢谁不愿升平。
  • 171.《元旦次日立春宋朝·王迈年从爆火暗中移,椒柏迎欢上酒卮。今日天晴宜麦熟,明朝春到报花知。好奇漫说鸡千跖,行乐都来黍一炊。但得新年诗有料,不妨贫以去年时。
  • 172.《乙未冬末值公历元旦应山谷邀酌与冰水墨诸兄同赴固安席上忆十年前事分韵流水十年间得水字近现代·李映斌见招酒如渑,饮事何曾止。况复连天霾,迎风丈旧履。重逢幸何其,新年今伊始。大块炙羊排,逸唱助吟事。刀弓壁高悬,汤沸炉烟起。劝尝杯复杯,挥手日已坠。恍忆十年前,九衢...
  • 173.《东风齐着力·客中元旦清朝·董元恺柏子扳春,松枝饯腊,又是新年。韶华依旧,迢递滞云天。记得故家庭院,欢令节、弟妹团圆。椒盘荐,殷勤纤手,列坐长筵。回首各风烟。人不见、天涯椒景堪怜。异乡朋好,促膝...
  • 174.《代办陜甘总督事务刑部侍郎陆有仁报元旦各属得雪诗以志事清朝·乾隆微霰节前未成寸,畿南北雪报来同。因希齐豫乃望负,兹报皋兰未想中。各属均沾真是庆,秋成犹远慢言丰。继观粮价多称贱,旱后饰辞申戒衷。
  • 175.《丙戌元旦清朝·乾隆一年初祉肇初正,百物始和欣始萌。曙色才辉鳷鹊阁,春光已入凤凰城。玉阶穆以朝元会,金榜行将拔汇征。临御久哉心益慎,勖惟克践此言诚。
  • 176.《庚戌元旦七十岁自述明朝·高自卑清旦闻鸡报古稀,才知六十九年非。文章久让蛇神幻,意气空随蝶梦飞。三代堂前迟白发,两闱局外问朱衣。穷山野老无他课,尝诵弥陀对夕晖。
  • 177.《芜关元旦,用渔洋蟂矶灵泽夫人祠韵,口占二绝寄怀恂斋·其二清朝·张之纯万千爆烛破清寥,积雪皑皑冻木萧。閒立临江亭上望,听人评论拜年潮。
  • 178.《壬申元旦谩兴示诸子清朝·成鹫一夜春风洗病颜,乾坤容我老痴顽。新知如故花边日,暂别能来雨后山。竹径有风朝罢扫,松门无客晚休关。等閒指出閒生理,慎勿将心更觅閒。
  • 179.《丁巳元旦清朝·乾隆乾隆嘉庆并联行,六十二同二载成。丰稔幸逢寰宇普,廓清全报逆苗平。孜孜仍此躬训政,恳恳欣看子孝情。惇史问他千古者,实曾稀有凛持盈。
  • 180.《壬寅元旦清朝·乾隆壬寅年值壬寅月,献岁祥重符发春。任养鸿濛敷大德,始生煦妪沐深仁。物含喜意宣舒叠,人语宫声远鬯訚。元会太和移五日,遇斋祈谷倍虔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