崧高维岳,骏极于天。

诗句介绍

嵩高维岳,峻极于天,这是《诗经·大雅·崧高》里的一句,是写嵩山之高的。意思就是:嵩高大耸入霄。“嵩高峻极”是嵩高维岳,峻极于天的简写,此一词题写在嵩山中岳庙内一牌坊上,据传由康熙帝亲笔所书。太室山主峰即以峻极一词命名,曰峻极峰。

崧,高貌,山大而高曰崧。

嵩字早期作“崧”。这里“崧”与“嵩”意义并同,“骏”为“峻”的假借字,即“险峻”的意思。亦音义并同。

“嵩高维岳” 嵩高:同意复指,都是说山高。维:应该是唯有的意思。岳:应该是中岳嵩山。整句就是高大的山峰就只有嵩山了,即只有像嵩山那样的山才算高山。

骏极于天 骏通“峻”险峻。极:非常、极其、极致的意思。整句就是说山非常的险峻。普天之下没有比它更险峻的。

两句话要连在一起解:就是只有像嵩山那样的山才算高山。而它非常的险峻。

诗经简介
诗经》是中国古代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雅》、《颂》三个部分。《》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相关诗句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