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登·描写春天的诗句(共2句)

春天简介

春季,四季之一,季期在立春立夏之间,含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节气。春,代表着温暖、生长。春季,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随阳气上升而萌芽生长。春季是冬夏季交替转换时期,冷空气和暖湿气流此消彼长。

从节气意义上讲,我国春季的开始是在立春(22日至5日之间),春季的结束在立夏(5月5日至7日之间)。在欧美,春季从中国的春分开始,到夏至结束。在爱尔兰,2月~4月被定为春季。

我国现在划分四季常采用近代学者张宝堃的“候平均气温”法,以5天平均气温为标准,把冬季以后五天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时开始进入春季,当温度高于22℃时意味着春季的结束夏季的开始。

《说文解字》解释“春”,原本是个动词,为“推也。从草从日,草春时生也”,就是草感受到太阳的召唤,应时而动,推开大地,生长出来的意思。《尚书·大传》说:“春,出也,万物之出也。”立的本义,是人站在大地上。

郭登(?—1472年6月5日),字元登,濠州钟离临淮(今安徽凤阳临淮关镇)人。明朝靖边大将,武定侯郭英之孙。
景泰初年,以破瓦剌功,封定襄伯。英宗复辟,因事谪戍甘肃,成化初复爵,充任甘肃总兵官。成化八年(1472年)卒,获赠定襄侯,谥号“忠武”。
郭登才咨肆,或沉雄浑厚,或委婉生动,语言平易而含义隽永,大都琅琅可诵。李东阳称其诗为明代武将之冠,与其父郭玘、兄郭武合著《联珠集》22卷。《皇明经世文编》有《郭定襄忠武侯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