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翠微的诗句(共1句)

翠微简介

翠微,植物名,兰科兰属植物,兰花的一个品种  。

色清翠缥缈
尔雅・释山》:“未及上,翠微。”说“山色青缥色,故曰翠微也。”明陈仁锡《潜确居类书》:“凡山远望之则翠,近之则翠渐微,故山色曰翠微,亦曰山腰。”李白《赠秋浦少府》:“摇笔望白,开帘当翠微。杜甫《秋兴》:“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白居易《题赠郑秘书徽君石沟溪隐君》:“蒲轮入翠微,迎下天台峰。”刘禹锡《赠东岳张炼师》:“堪为列女书青简,久事元君住翠微。”于良史《春山月夜》:“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出人宿置》:“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钱起《寻华山台观道士》:“残阳在翠微,携手更登历。”卢纶《送少微上人游蜀》:“瓶钵绕禅衣,连宵宿翠微。”
代指青山
杜甫《十二一日三首》:“即看燕子入山扉,岂有黄鹂历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形容山光水色的青绿缥缈
韩愈《送区弘南归》“汹汹洞庭莽翠微,九疑镌天荒是非。”
寺名
旧唐书・太宗本纪》:“夏四月乙丑,营太和宫于终南之上,改为翠微宫。”后废为寺。《南部新书》载:终南翠微寺。李白《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见寄》:“初登翠微岭,复憩金沙泉。”杜甫《重过何氏》云薄翠微寺,天清皇子陂。”刘禹锡有《翠微寺有感》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